家庭是兒童的*個活動場所,父母是兒童的*任老師。
從孩子出生到被確診患有自閉癥,一般要經歷3、4年的時間,現在雖然被發(fā)現的年齡越來越小,但也至少有1、2年的時間。
而這段時間是孩子大腦發(fā)育的快速增長時期,對孩子各項能力的發(fā)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一般來說自閉癥兒童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是*長的,而與父母在一起的生活就是在自然環(huán)境下的自然生活,如果父母能夠理解孩子,掌握相應的教育知識與技能,那么就可以在自然的情境下對孩子進行自然的教學,這無疑更加適合自閉癥兒童。
1.生理和心理需求延遲滿足技術
自閉癥兒童先天性具有社交障礙,但他們有著和普通人一樣的生理和心理需求。例如,喜歡吃某種小零食、喜歡玩某個玩具等等。不少家長會及時地甚至提前去滿足孩子各種各樣的需求。 那么在干預過程中,家長們可以適當“延遲”滿足孩子的需求,以此來激發(fā)孩子產生互動。
舉例: 小明想吃饅頭,媽媽準備好了饅頭放在餐桌上,小明夠不到,于是拽著媽媽過去拿。媽媽和小明來到餐桌邊,并不立即把饅頭拿給他。媽媽輔助小明,托住他的手指向饅頭,并且旁白說:“饅頭,饅頭。”小明著急地看向媽媽,然后媽媽才把饅頭拿給小明。
2.“愚蠢、不當”地滿足生理和心理需求
家長們也可以及時地滿足孩子的需求,但表現出“愚蠢”和“不當”,讓孩子的需求被“錯誤”地滿足,引發(fā)孩子的不滿,使孩子更主動地去表達自己。
舉例: 小明想喝冰箱上的牛奶,揮舞雙手指向冰箱。媽媽故意拿錯成牛奶旁邊的白開水給小明,小明很生氣,哼唧著拒絕白開水。于是媽媽蹲下來,指著牛奶問:“小明,你想喝牛奶嗎?”小明點點頭(如果小明不會點頭,爸爸可以輔助讓小明點頭),然后媽媽再把牛奶遞給小明。
3.自然結果獎勵與自然結果懲罰技術
當孩子表現出家長期待的良好社交行為時,孩子會“自然”地得到某種獎勵;當孩子出現某種輕度危險性行為時,“自然”地受到懲罰,或者是人為可控的“自然”結果。
舉例1: 小明看到餐桌上放著爸爸煮好的雞蛋羹,想去摸摸碗。這個時候,媽媽并不立即阻止或呵斥小明,而是跟隨在小明后面。小明走到桌邊,伸手觸碰到碗,被燙到,趕緊把手縮回來。這時,媽媽立即過去安撫小明,用冷水幫小明洗手。小明知道了,餐桌上的熱氣騰騰的食物不能隨便觸摸。
舉例2: 小明想吃薯條,媽媽拿在手里并不給他。小明感到疑惑、著急,于是看了媽媽一眼。目光對視后,媽媽立即將薯條給小明。
4.應景式語言旁白技術
針對沒有語言或語言很不恰當的兒童,家長們可以使用應景式語言旁白技術,為孩子提供大量的語言刺激。根據當下所處的場景,自然地、用孩子講話的口吻進行旁白。
舉例:小明只會說單個單個的字,吃飯時他會說“飯,飯”。于是在吃飯時,爸爸就用小明的口吻說:“飯,吃飯,飯。”經過一段時間,小明也會說“吃飯”了。
5.處理自閉癥兒童發(fā)脾氣哭鬧的技術
處理自閉癥兒童發(fā)脾氣哭鬧的技術能力,是家長*干預之前需要擁有的基本能力。無論是自閉癥兒童,還是普通孩子,他們發(fā)脾氣的背后都一定有原因。因此,解決孩子發(fā)脾氣的*步,就是分析原因。
6.針對父母自己的關鍵技能
上述5項技能是針對干預孩子的,*后要說的是針對家長的。因為在干預過程中,必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,讓家長失去耐心和冷靜,這種負面情緒又會進一步影響干預。
自我克制技術:“六不”(不打不罵不嘮叨,不欺騙不威脅不利誘)
深呼吸技術
冥想技術
夫妻溝通技術:批評自己,表揚對方
隔代溝通技術:孝敬老人
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,無論是對父母還是對孩子,都會起到促進作用,讓大家在自閉癥家庭干預這條路上,前進得更順暢。
自閉癥的*道路是一條很長很長的道路,不僅需要專業(yè)的老師和社會的關愛,家庭的教育和影響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在與孩子的日常相處中,牢記這六招,慢慢地改變孩子,也改變自己,相信每一個孩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都能取得進步!
|